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飞防应用场景下的经验总结​

更新时间:2020-11-15访问量:1045

  近几年来,擎宇通过广泛开展飞防的大田施药作业和药效调查。总结了在飞防应用场景下,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一些成功的经验。

 

11.png

  接下来重点介绍喷雾方式的差异对沉积量的影响。2019年在新疆开展了针对棉蚜防治的喷雾试验,采用两种机械做对比,一种是自走式喷杆机,喷头高度是50cm,药液罐是2000kg,一亩地的喷液量是50kg。而无人机离作物冠层的高度是1.2m,的亩施药量常规在1.2kg,*高在1.6kg。因此当棉花的植株高度不同,用水量差异悬殊的情况下,药液的沉积量是有明显差异的。在飞防用水量*少的情况下,如何能增加雾滴在作物下层叶片上的雾滴沉积量是我们大家一起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测试表明,喷杆机组顶层和中层都是比较理想的,但无人机组只有顶部有接受到雾滴,中层很不理想。

2.png

  另外是环境气候对药液蒸发的影响。*主要的原因是无人机是在传统喷雾模式的1/30的用水量基础之上在作业,此时药液的保湿和抗蒸发能力尤其重要。即相当于原来在叶片上有30个雾滴,现在可能只有1个,所以要有效的保持药液在叶面的抗蒸发性能。

  试验当天,雨后实测的湿度才只有44%,我们对比了喷杆机一亩地50公斤的用水量,药液在叶片上干燥的时间约4~6min,而无人机作业只有50s到70s,药液就完全干燥了。所以,相比传统施药方式,飞防施药过程中,药液在田间干燥的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药液的抗蒸发能力或者助剂的抗蒸发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们引入了右侧的这台仪器来做此项检测,通过这台仪器能够筛选添加不同助剂的药液的干燥度,这台仪器非常精密,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药液的抗蒸发的能力。

3.png

  这是在河南玉米田作业的情况。当时气温26℃,环境湿度64.3%,但是风速达到了1.8m/s,药液在叶面的干燥时间只有40s,飞防场景下药液的干燥时间已经打破了以分钟为界限的单位,要取得好的药效实际上是在和时间赛跑,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的穿透植物的表层,渗透或穿透进入植物组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4.png

  叶面特性不同的作物其表面张力是不一样的,不同表面张力的药液在同样的玉米叶上也客观的存在的一些差异,通过加入助剂会明显的改善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药液沉积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5.png

  此外需要考虑植物的植株形态对雾滴覆盖率的影响。过去的人工施药可以随时调整,但是在飞防作业中,不同的作物的植株形态各不相同,植株的种植密度差异也比较大,病虫害发生的部位高低位置也不一样,用水量的差异也比较大。所以在设计飞防套餐的时候,需要因地制宜的去考虑这些因素,注重实际的喷雾效果。

6.png

  通过不同高度处的雾滴采集,差异比较明显。以玉米为例,植株高度相对较高,通过一个仿株型的支架进行采集,右侧柱状图表现出雾滴的下层覆盖率基本上都是低于上层的。未来如何提高我们的飞防作业时,对这种冠层比较密集的作物的穿透性?这是包括无人机企业,包括他的喷洒系统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7.png

  植株形态是对飞防的雾滴覆盖率影响*大的因素。目前我国的水果种植面积中排名**是柑橘树,并且其总产值已经在主要的经济作物里排**。柑橘树冠比较密集,且多种植在山地,种植面积也比较大,无人机的用水量很难有效的穿透树冠表层。而且一般柑橘树上的很多害虫都是世代重叠与迁飞性。

  传统用药采用“洗淋式”作业,无人机飞防的用水量少,这个差异是非常巨大的,这也是目前为什么柑橘树区域的无人机应用推广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原因。**个是与飞机自身的连续工作的能力有关,另外是采用无人机防治其防效还达不到我们预期。

  柑橘树病虫害往往是在叶子的背光面为害。而无人机的施药方式是由上而下的,很难直接接触到为害部位。另外无人机很难做到智能的悬停作业,往往是连续喷雾,所以造成了药液的浪费。即使有些可以做到悬停作业,其电池很难有效支撑大面积飞行。很难真正的提高效率。*近与农药行业的同仁在交流时,了解到*目推出了一款新的无人机,他改进了喷雾系统,采用了常温的弥雾。改进的喷雾系统提高了雾滴的穿透性。图中是2020年的新款机型,专门针对柑橘树的使用场景。

8.png

  在水稻田应用的时候,由于水稻田的湿度比较大,在雾滴采集的过程中水敏纸非常容易老化,我们也做了一些优化,采用了一些**的夹具。同时,由于水稻的种植密度比较大,尤其是根部和茎基部位的防治效果有待提高,在小麦田也有这个问题,这方面无人机施药还是有待于提高。

9.png

  在辣椒上的应用,无人机比较适合,主要是其植株形态比较矮,有一定的间距。所以我们更多要考虑雾滴的漂移和抗蒸发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添加桶混助剂的方式来调控这些问题。

10.png

  针对小麦,我们发现主要是水质的问题,我国的小麦的主产区,比如河南等地,当地的水质硬度普遍偏高,这对飞防药液的稀释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常规的悬浮剂粒径D50多在5μm以下,在硬水条件下桶混后,可能迅速发生絮凝,虽未产生沉淀,但粒径D50可能增至几十个微米。这对药液的扩散显效是有非常大的影响的。

12.png

  刚才已经介绍过棉花了,棉花在无人机作业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尤其今年在脱叶剂使用时,无人机施药的方式还有存在很大的问题。可以想象,原来传统的用水量很大,无论是脱吐隆、乙烯利都能够足够有效的被叶面吸收。而无人机飞防是高浓度的喷洒,**,叶子能否有效的吸收,第二,高浓度使用植调剂会不会对棉桃的催熟产生影响?传统的助剂是否还能够继续用,在无人机飞防条件下,由于水量的巨大差异,传统的烷基乙基磺酸盐还能否适应脱叶剂的防治需要?我们认为需要区分机械式喷杆机和无人机,有必要单独开发适合无人机施药的专用助剂,通过今年的棉花脱叶剂实践,我们认为现在这个答案是很明确的,无人机施药必须使用专用的飞防助剂来帮助药剂发挥作用。

13.png

  同时我们也开展了大葱的飞防实验,大葱主要是考虑植株的特殊性,从株型来看,葱叶管状,是侧面接受雾滴。而且葱叶表面有一层薄薄的蜡层,很难被有效的润湿。这是大葱或者洋葱这类作物在飞防作业时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药液与这个疏水界面接触的一瞬间,如何提高润湿,防止反弹滑落等现象的发生。

14.png

  玉米的施药场景刚才已经做过介绍,不再赘述。花生的飞防,由于其植株形态比较低矮,重点需要考虑的是施药环境的因素,温湿度等,主要的是考虑药液在空间传递过程中的蒸发损失。

15.png

  *后要介绍的是稻虾田飞防应用场景。据报道我国龙虾产业目前到2019年,大概在3000亿左右的产值规模。近年来江苏、安徽、湖北的潜江等地区,虾稻田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但是虾稻田的用药,尤其是飞防药剂、助剂、相关产品都具有其特殊性。

  **,必须要考虑配方套餐的毒性,要考虑对龙虾的安全。在此次试验的*后,通过高浓度药剂在龙虾池中做了*限剂量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很好。第二,整个配方体系的低毒化,除了急性毒性,还要关注药剂防治水稻病害不能对小龙虾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第三,虾稻田未来肯定是飞防的天下,因为虾稻田的结构非常特殊,田块周围有一圈像护城河一样的壕沟,传统的农业机具或人工进田块是很难的,而周围的壕沟要满足小龙虾的栖息要求,水的深度也远远超过一般的田间水渠深度,因此在水稻防治季节,只有无人机是*方便的施药方式。

  通过近一两年的摸索,目前我们已经在虾稻田的飞防应用技术方面、安全性方面积累了的比较多的经验,应该说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应用方案。

分享到:
关闭

至真至善,精益求精

To the true, to the good, to strive for perfection

TEL

18066024002

扫一扫,关注微信

联系人:窦成昊 18066024002

电话:0514-89188932

传真:0514-89188921

地址:江苏省仪征市扬州化学工业园创业路9-8号

Copyright ©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5009331号 长夕网络网站地图】【XML